cover_image

“溶”通生命之路—脑梗死患者得康复,家属感恩送锦旗

镇平县总医院 镇医健康之声
2024年10月22日 09:35

SILK BANNER

DAY

#镇平县人民医院#

锦旗故事


脑梗死患者得康复,家属感恩送锦旗





时间就是生命,对于突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,争分夺秒的精准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减轻后遗症的唯一有效办法。10月21日,一位脑梗死溶栓后成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家属,将一面锦旗写有“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”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,感谢神经重症监护病区李良副主任医师及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。一句简洁的话语,满含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、优质服务的高度肯定和赞扬。


图片

▲患者家属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



锦旗故事



02

病例回顾

10月13日,52岁的田某某,在家中时突然头晕、恶心、呕吐,随后迅速出现四肢瘫痪、意识丧失的症状。家人急呼叫120由我院救护车快速送入医院。考虑患者急性脑卒中可能,途中立即启动“急性卒中绿色流程”,完成患者静脉通路及抽血,卒中医护人员接诊后,迅速为患者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,确诊为“急性脑干梗死”。时间就是生命,与家属沟通同意后,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,紧急给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通畅。头颅血管检查示患者颅内大动脉“基底动脉”闭塞,立即急诊给予神经介入手术治疗。

术后入住我院神经重症监护病区,患者呼吸功能恢复,但仍处于植物人状态。24小时后,患者意识明显好转,左侧肢体瘫痪恢复,可以自行活动,右侧肢体刺激亦有反应。虽因气管插管无法说活,但可以通过面部与肢体动作与人正常沟通。术后一周,患者病情稳定,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。

昏迷的脑干梗死患者是脑梗死患者中最严重的一种,一旦出现,患者凶多吉少,死亡率较高,偶尔存活,大部分也会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,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。这位脑干梗死重症患者,入院时已是濒死状态,通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治疗及家属的积极配合,不仅挽救了生命,肢体瘫痪亦获得的明显的改善,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

图片


一面镶着金色大字的锦旗,一句句朴实的话语,伴随着的是患者对医务人员及科室医疗技术、护理服务的肯定及信任,是患者对医务人员浓浓的敬意和心中最真挚的感激之情,也激励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。





03

科普时间

脑梗死,又称缺血性脑卒中,俗称“脑血栓”,中医称“中风”。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管血栓形成,阻塞血管,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、缺氧坏死,而出现言语不畅、口角歪斜、肢体瘫痪、头晕恶心甚至昏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。早期脑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,最常见的就是发病6小时内用静脉输液方式,使用特殊的溶栓药物进行溶栓治疗;或者进行手术取栓治疗,即用神经介入手术方式,使用特殊器械将脑血管内血栓取出。


图片


镇平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,已成功开展了很多例类似这样的患者静脉溶栓+介入治疗,针对卒中患者,卒中中心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,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地救治脑卒中患者,既降低了致残率,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,避免了生命危险及偏瘫致残等严重后果。我院卒中中心将继续坚守初心、砥砺奋进,不断提升医疗水平,致力于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,为守护脑卒中患者生命健康而不懈努力。



锦旗故事


图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镇医健康之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